9月7日至8日,由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主办的“2025年山西省花生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暨现场观摩会”在运城市河津市举行。会议以“科技赋能·助力花生扩规提质增产”为主题,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专家、省内外科研人员、县乡干部、涉农企业代表和新型职业农民等100余人参加。

近年来,河津市依托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和省油料体系,在品种多样化、生产标准化、市场订单化等方面持续发力,花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,产量和品质稳步提升。
会上,专家学者围绕花生育种改良、氮肥高效利用、绿色防控、机械化和精深加工等领域作了专题报告。研讨会后,专家们走进河津黄河滩万亩花生高产高效绿色机械化示范基地,观摩新品种和先进农机现场作业。


9月8日,专家团队又赴运城盐湖区耐盐碱示范基地调研。“汾花8号”和“汾花13号”等耐盐碱花生表现出良好长势,拓展了盐碱地利用新途径。

与会专家一致认为,山西花生产业正迎来扩规提质增产的关键机遇,应加强花生抗逆育种,推广区域精准施氮模式,加快机械化和智能化装备应用,推动绿色防控和加工升级,形成全链条发展新优势,推动全链条升级。下一步,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将继续加强合作,助力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。